找到相关内容693篇,用时3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南怀瑾谈忏悔

    、想计谋,都是谄曲。谄是谄媚,在外表上讨你喜欢,曲就是弯曲,掩饰作假。所以佛说:“是道场。”你说:“我要骂他就当面骂他。”这就是心吗?不是,这是嗔心。   佛告诉我们,忏悔要去除切断憎、爱、...这不是忏悔,这是作假、自欺。所谓忏悔,就是停止以前所做的错误,永远不再犯, 以后的行为只起善不起恶。   佛在《圆觉经》里告诉我们忏悔的办法,“常起希望,先断憎爱嫉妒谄曲。”常常生起希望断除业障之,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3643926.html
  • 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

    段说明之后,紧接着有一小段经文∶   “菩萨随其,则能发行。随其发行,则得深心。随其深心,则意调伏。随意调伏,则如说行。随如说行,则能回向。随其回向,则有方便。随其方便,则成就众生。随成就众生,...的有名经句,为一切重“”轻“境”之环保理念的经据和理据基础。然而,引文一开头,一直到“是故宝积”一句之前,还说到了“”乃至“一切功德净”等十三个由浅入深的修行次第∶(1);(2)发行;(3)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2746736.html
  • 神会禅师的悟境

    守心”,六祖对此,则持相反的意见,以为看心看净,是迷人不悟,障自本性,主张“于一切时中,行住坐卧,常行”便是一行三昧,乃是将禅法用于日常生活之中,而不限于盘腿...残卷中发现的神会遗作,例如《南宗定是非论》、《神会和尚语录》、《南阳和尚顿教解脱禅门了性坛语》、《顿悟无生般若颂》,得知神会禅师的禅宗思想及其禅风,最像六祖的嫡传。   以〈显宗记〉的内容来看,学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850067.html
  • 太虚、圆瑛二大师与台湾佛教界

    等。但我而行,对谛闲法师仍尊以前辈,初未尝意识及此种的分派。唯从民国八年起,我与欧阳渐突起为佛学界的双峰,则于九年唐继尧的邀请赴滇亦可见之,此难免为向来追踪谛闲、印光、冶开等僧徒居士们生大惊异。…...

    释慧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3150354.html
  • 憨山大师修悟六原则

    望前眇冥,无安身立命处。进无新证,退失故居。若前后筹虑,则生疑,起无量思算,计较得失,或别生臆见,动发邪思,碍正知见。此须勘破,则决定入,无复顾虑。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,正是得力处,更加精釆,则不退...。谛信自心中本无此事,但将本参话头,着力提起,如金刚宝剑,魔佛皆挥。此处最要大勇猛力、大精进力、大忍力,决不得思前算后,决不得怯弱。但得正念,挺身向前。自然巍巍堂堂,不被此等妄想缠绕。如脱?之鹰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2451901.html
  • 《坛经》简说

    示为特点,把见性,悟性作为禅的生命。在《坛经》里,他强调“惟论见性,不论禅定解脱”,“若识自,一悟即至佛地”。他认为“菩提自性本来清净,但用此了成佛。”“不悟即佛是众生,一念悟时众生是佛。”...观照,一刹那妄念俱灭,若识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。”在六祖的开示中,还处处显示体用不二、定慧一体、空有圆融、性相一如的般若正见,把一相(一相无相)三昧和一行(直行)三昧结合起来,虽不变而随缘,虽随缘而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3353845.html
  • 因果圆融与即本即始

    ,通而言之,则即本即始。   禅宗之前期,虽有是道场的思想,但更侧重于迷凡悟圣,至后期的"青青翠竹,尽是法身,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","运水搬柴、无非佛事"...,当有是无门。"并说这些都是"别家"偏据不融,门理两失,为圆家所不齿。他以树木梁箭为喻,指出若执本有,犹如工匠以曲者为梁,者桁用,长者为矛,短者为箭,这是以树木之天然之...

    赖永海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20758638.html
  • 赵朴初是中国佛教现代化历程的开拓者

    是以心法起灭万法,以人心人性为成佛之本。二是尊重人的自然本性。在生活原则上,慧能主张顺心随俗,常行,认为“是道场,是净土。”“”即是自然真心和本然真性,慧能认为此与佛心无异,只要以...以佛为中心的佛教改造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佛教。在他这里,成佛的根据不在超越的本体之上,而就在每个人的心性之中;信仰佛教不等于崇拜偶像,而在于自信其;成佛不需要依靠他力,而只能依靠自力;修行不需要改变现实...

    李 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3661579.html
  • 《六祖坛经》无相颂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价值

    生活中修行成佛的方法,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自修自性功德,培养完整的人格和人性,清净身心,成佛道。六祖强调“心平”、“行”、“好”以及“心善”,富含“道德仁义礼智信”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及和谐意识,...?行何用修禅?  心平是没有分别,是自身内在与外在的统一。心平与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“道”相通,佛法认为心平不但是世间的道,也是出世间最高的道,诸佛菩萨没有二道,大道就是平等。《华严经》云:“、佛...

    释明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0763756.html
  • 张淑芬:《真心─我的成长》-----《雪洞》读后感

    也可以是一个伟大的教育,车站、人群、图书馆……,一切可以进入内心空间的探测、得到启悟的地方,伟大的教育就存在著。  我因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闭关,是道场,红尘之中可修行,我又何需执著於在某一个宁静...

    张淑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3071654.html